冀時評論員:延跡
8月31日,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盛大開幕,我省將重點舉辦和參與其中6項主要活動,并組織500余家企業集中亮相,力求用足用好這一對外開放重要平臺,進一步提升“河北服務”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。
《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》深刻指出,“開放帶來進步,封閉必然落后;我國發展要贏得優勢、贏得主動、贏得未來,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,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,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”。當前,全球疫情起伏反復,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,世界經濟復蘇脆弱乏力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如何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、推動高質量發展,成為當前我省亟待解答的一個重要命題。而在此次服貿會的主題“服務合作促發展 綠色創新迎未來”中,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。
要加強“合作”,謀求共同發展。合作是共贏的基礎,要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,與更多國內外優秀企業加強合作,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。一方面,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,聯手京津協同發力,以區域協作的方式進軍國際;另一方面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對外投資水平,加快實現高質量“引進來”和高水平“走出去”。
要深謀“綠色”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,要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,自覺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,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,在對外開放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積極引進生態環保、綠色節能新技術新應用,擴大優勢技術出口,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、碳中和,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、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。
要堅持“創新”,驅動高質量發展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核心位置,牢牢把握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發展趨勢,瞄準世界科技前沿,強化基礎研究,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,同時加大傳統領域數字化改造力度,推動金融、互聯網信息、文化旅游、專業服務、教育、醫療等重點領域發展,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。
不拒眾流,方為江海。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提出“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,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”,為全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提供了明確遵循。全省上下要以此次服貿會為契機,堅決扛起發展重任、解答重要命題、展現時代擔當,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,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、美麗河北培育新的更大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