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城網·冀云客戶端特約評論員 徐西慶
邢臺市隆堯縣的“食品加工經濟”、南和區的“寵物經濟”,保定市滿城區的“制造經濟”……在河北,一大批縣市在經濟發展的“展臺”上脫穎而出,成為響當當的招牌。
在邢臺市南和區一家寵物食品生產企業,工人在流水線上進行作業。
如果把全省比作一張網,那么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結??h一頭連著城市,一頭輻射鄉村,沒有興旺的縣域經濟,就難有發達的省域經濟。唯有真抓實干,做大做強縣域經濟,才能以縣域經濟突破助力全省經濟突圍。
抓住“特色”,縣域經濟才能脫穎而出?!翱可匠陨?,靠水吃水”,把長處發揮到極致,市場、口碑和效益自然隨之而來。一些地方在縣域經濟上下了不少功夫,但就是“長不大”,重要原因就在于發展定位不明確,只顧著跟風隨大流,自己擅長的反而忽略了。要依托各地資源稟賦、交通區位、產業基礎當好“特長生”,加快構建特色鮮明、優勢互補、錯位發展、繁榮興旺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,建設一批生態大縣、農業強縣、文旅名縣等,打造一枝枝亮得耀眼、獨具特色的“二月花”。
抓好“項目”,縣域經濟才能生機勃發。項目建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“生命線”?,F實中,有的地方熱熱鬧鬧制定了規劃,卻因為缺乏項目支撐而冷冷清清;有的地方小企業遍地都是,但形不成龍頭企業、拳頭產品……要善于筑巢引鳳,推動京津地區“孔雀東南飛”,積極吸引“小巨人”“高精尖”項目安家落戶,繼而“聚天下項目”而用之,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。就像珍珠一樣,打磨一顆亮起一顆,最終串珠成鏈。
抓實“服務”,縣域經濟才能長青不衰??h域經濟靠的是環境、比的是人氣、看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,“放任不管、靠天吃飯”不行,政策“翻燒餅”不行,“拖后腿、拽腳跟”更不行。必須主動搭臺子、鋪路子,及時幫助企業紓困解難,全面推動科技創新、管理創新、機制創新,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精準招商、精心服務、精細落地,以高水平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。
縣域經濟的根基在縣域,發展空間是廣闊的。真刀真槍干一場,干出一番新面貌,相信河北越來越多的縣域經濟能夠沖出省域、走向全國。